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1章 奶茶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地问:“许老师刚毕业吧,还没结婚吧。”

    许多:呵呵,不好意思啊,我哥家的孩子好几年前就会打酱油了。

    堂伯家的小楼修的相当气派好看。许多感慨的不是这房子的外观,而是房子的实用性。这房子没有用水泥楼板,而是全部用砖石、木头,通过榫卯结构原理建成的。房子的设计者就是没上过一天学的堂伯本人。他这么做仅仅是因为当时钢筋水泥楼板紧俏,销售处的人牛气哄哄,他一怒之下就自己回家画图纸,指挥建筑小工做了。后来东南大学建筑系的一位教授偶然下乡时经过看到了,惊得说不出话来。

    许多真心觉得堂伯牛人。他要不是幼时失孤,少年时失祜,真正个苦出身,连学都上不起,肯定能成一代建筑学家。

    堂伯家后来厨房改造,往外排的烟囱全部设计成沿着墙内走,二次利用热量,还没有燃烧不充分造成的空气污染。许多当时大学毕业工作了,自认为也看过不少书,有点儿小见识。堂伯给她画图解释了半天,她还是一脸懵逼。呜呜呜,太伤人了,她竟然听不懂。

    如果这些听上去都有点儿理解困难不明觉厉,那么堂伯一个大字不识也能通过强行背诵题库(是的,他就是通过题目字数跟相应图片将题目连同答案当成一个截图记在了脑子里),完全不会电脑操作的情况下,还是通过了科目一考试,最终在六十岁生日前成功拿到驾照;真心不佩服都不行。

    当然,人无完人,堂伯也做过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那些年房地产业方兴未艾,房价尚在合理范围内时,堂哥许帅就敏感地意识到后面房价肯定会大涨。他看好了一套房,想出手投资。可是他当时手上钱不够,于是求助亲爹。结果亲爹不肯,宁可拿着那十万块给人搞民间贷款。堂哥只好无奈撤退。

    然后,2008年金融危机来了,制造业每况愈下。堂伯的借款别说利息,连本金都收不回头了。这年头身背债务的都是老大,杨白劳跟黄世仁早转个儿了。堂伯又不是混道上的,借钱的人逼急了耍无赖,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堂伯一怒之下,把人给揍了。呵呵,被警察叔叔请去喝茶了。

    最终还是一脸“我竟无言以对”的堂哥将他爹从警察局里保了出来,倒赔人家五千块的医药费。

    堂伯气闷了足有一两个月。后来依旧我行我素。他是典型又不典型的中国式家长,没有要求乌鸦反哺的心。不同于一般的尤其是中产阶级以下的老人,他从未将自己的财产跟子女的财产混为一谈,始终保持自己跟妻子的经济独立。仅凭这点,许多就得给这位长辈竖起大拇指。

    结果许多当然没理睬他。她初中时代总裁酷霸狂炫拽,相当目中无人,哪里会搭理这种不和谐的声音。倒是隔壁班有个成绩排进年级前十的姑娘被忽悠到了,以达到了县中分数线的成绩进了一所中专。

    据说报道那天,她哭着不肯去学校。但初中属于义务教育范围,不存在复读重考,最后只能咬牙去了。毕业以后去了街道某个单位。许多大学毕业时,那单位突然转公了,然后姑娘就神奇地变成了公务员。让所有为她扼腕叹息的人全都一副懵逼脸,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得太快。

    志愿必须是要重填的。老师不肯给新表。许多拉着姐姐去找教导主任。教导主任一见许多就头疼,这孩子成绩再好都头疼,就是个刺儿头。而且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的有理有据的刺儿头。

    许多也不废话,三两句说清来意。许婧的班主任还强撑着,表示志愿表都是按照人头核发的,没有多余的表格。许多不说话,始终微笑。当她蠢啊!不说有没有备用的表格,单说初三的学生吧,也不是人人都参加中考。不少学生这时候已经放弃学业出去打工了,只等毕业时回头拿个毕业证。

    教导主任一看这架势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要顾及到同事的面子,装模作样打了个电话,然后让许多跟许婧等了一个多小时才有人拿了张新表过来。教导主任告诫她们:“这事跟谁都不能说。老师这么做是担风险的。本来每个人就只有一张表,填废了也是这张表。”

    许多无意得了便宜还卖乖,自然不可能就这种问题跟他纠缠,连忙认真道谢,就站在教导主任的办公桌前,看她姐填好了志愿表。许多同时将之前的那张志愿表撕了个粉碎。她得彻底断绝李代桃僵的可能。

    好在许婧现在的数学完全靠李老师补习,否则中考前这段日子她绝对不好过。许多这时也将初三物理书的上的电路图过了一遍。她也不指望她姐真明白了,直接找了几种典型题目,让她姐死命背下来。

    许婧在如火如荼地备战中考。许家其他人也在如火如荼地收割菜籽跟小麦,然后空下来的田要迅速翻耕,接着灌水栽秧苗。此时不比将来,村里头联合收割机的应用尚不普及,大家主要还是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拿镰刀割。当然这时农业新政还没推行,俗称“三粮四钱”的农业税尚未取消,田亩补助果断没有;即使有联合收割机,一亩田到手的纯利润够不够收割机的钱都难说。

    许爸的脚伤尚未痊愈,不能蹲太久,且地上的麦茬油菜茬都硬得很。一不小心踩到了,对他愈合状态的脚绝对是人间悲剧。现在张大夫连绿药膏也没了,光每天让许爸拿药水泡脚。许家人一点儿不敢疏忽大意。

    许爸留在家里统领后勤,给他们烧饭、洗衣服、喂鸡鸭、做家务。下田干活的人只有许妈、许多跟许宁。

    许宁毕竟年纪小,尚不到生长发育的时候,还是孩子样。许妈安排他将菜籽抱到大塑料砧布上,等晒得差不多再上去踩。菜籽没有脱粒机,纯粹靠人工踩踏跟连枷拍打脱粒。小麦则是运到马路上,靠来往的车子压碾脱粒,所以麦粒里头有很多小石子,必须得挑出来。

    当地的小麦加工出来的面粉筋道足,口感非常好。但当地人跟一般的江南地区一样,并不以面食当主食,而是吃稻米。许家一贯小麦种的少,大概是菜籽量的一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