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9章 姐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晋江独一无二的防狼措施, 买文30%上立即看,否则抽动三天三夜  这是她心底隐匿的不可言说的愿望。现在,她终于可以大胆地表达出来了。不等她开口, 时刻注意着孩子们表情的许爸就主动让老板把衣服叉下来试试。三个孩子都太懂事了,从来不会开口要什么, 即使他们当家长的问, 也是随便, 你们看着好就行。

    大衣不便宜。老板开价七百。习惯淘宝价位的许多听了倒吸凉气。许妈摸了料子,呢子的, 里头还掺了羊绒, 老板没乱开价。表姨上去砍价,占着本地居民的优势, 愣是说到了三百五十块(因为他们人多, 买的衣服也多)。

    许多有些心疼。许妈瞄了那件羊绒毛衣好几眼, 问了声价格连价都没还就放下了。她不好意思要这件大衣。从她大学挣钱起, 她就不好意思再朝父母手心向上。学费开支还能承受, 这种非生活必需品(家里的旧衣服还能穿呢!),多看一眼,脸上都要火烧。

    最后拍板的人是许爸。买了,都买,连妻子瞄了好几眼的羊绒毛衣也买。许妈拉着他付钱的手,急急劝阻:“我不要, 我又不是没毛衣穿, 这么贵。”

    许爸笑呵呵的, 坚持将钱递给了老板:“过年了嘛,都买,你一年忙到头,还不能穿件好点儿的衣服啊。”

    老板笑着收钱找钱,恭维许妈:“哎呀,太太,看你先生多晓得疼人。”

    许妈脸上难得现出了不好意思的羞赧,嘴上抱怨:“他啊,就是嘴巴讲讲而已。”但眼角眉梢的喜悦又岂是一两句娇嗔可以抹煞的。

    最后反而是许爸给自己挑的衣服最便宜,一件成分存疑的羊毛衫,才八十块。许妈不同意,坚持又给许爸加了一件皮夹克。最后老板当搭头送的皮手套,许妈也是要的丈夫的码子。

    等到大年初一出门拜年,许妈特地让一家人都换上了从东莞买回来的新衣服。许多看着自己的妈,觉得有点儿逗。她妈挺可爱的,有种诡异的反差萌。

    新年第一家要拜访的是舅爷爷家,也是就许爸的舅舅家。许爸父亲过世的早,舅舅在他十几岁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充当了半个父亲角色。

    走在陌生又熟悉的乡间小路上,许多感慨万千。曾经舅爷爷家跟许家关系融洽。即使因为一个在村西,一个在村东,不会经常串门,但逢年过节绝对是要走礼的。只是后来许多奶奶因为老年痴呆症健忘,总是疑神疑鬼,怀疑有人偷她的东西(许妈说是大伯偷的,事实真相无人知晓)。对原本就不喜欢的小儿子愈发不满。心疼早年守寡的姐姐的舅爷爷因此心生怨念。

    许多记得奶奶生活自理能力最差的时候,原本是许妈看不下去让许多天天给奶奶送饭送菜的(奶奶自己单过,大伯跟她家每年给米油粮食,她自己有抚恤金)。结果舅爷爷每天穿过大半个村子,一日三顿给奶奶送。等到奶奶过世以后,更是直言跟两个外甥断绝关系了。许爸说不动自己亲舅,又不想被人指指点点讲是硬赖上舅舅家(舅爷爷两个女儿都在广东做生意,家底算得上丰厚),于是自此两家不再来往。

    舅爷爷家小洋楼起的精致又气派,称得上乡间别墅。许多跟着大人,被许婧牵着手走进银光闪闪的不锈钢雕花大门,舅爷爷家已经聚了不少来拜年的客人了。

    那些面孔,多年未见。要不是跟着自己姐姐和弟弟,许多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舅奶奶看到他们非常高兴,捧着漂亮的零食盒出来放到茶几上,打开盖子招呼他们吃:“这都是你们娘娘从广东带回来的,多吃点。”

    屋子里的小孩全都开心地聚集过来,津津有味地品尝当时在乡下还不算常见的德芙巧克力。

    许妈笑着谢过舅奶奶端上来的茶水,要去厨房帮她打下手,被舅奶奶按在了沙发上:“过年呢,贵客,不能动手。”

    舅爷爷家的两位表姑也笑嘻嘻地让许妈坐好看电视:“我妈连我俩都不让动手,嫂子,你别忙了。”

    许妈跟她们打招呼:“几时到家的?我们腊月二十三的火车,好家伙,人山人海。”

    大表姑笑道:“昨天晚上才到的。过年要不到账发不了工人工资,根本就走不了。哪里有火车啊,一直定不下来哪天走,还是临时加价弄到的机票。”

    许多突然间想起一件旧事。她人生中吃到的第一份飞机餐就是表姑带回来给几个孩子尝鲜的。当时真觉得是无上美味,飞机啊!在天上飞的飞机上的饭菜,必须好吃啊!现在想起来真心好囧啊。飞机餐是她吃过的最难吃的快餐,与火车快餐不分上下。

    小表姑拿了开心果分给他们吃,闻言笑着问许妈:“嫂子什么时候去的广东啊?二哥也真是的,怎么不提前跟我们打个电话啊。我跟姐姐也好招待你们啊。”

    许多也突然间意识到这件事。两位表姑在广东打拼多年,现在已经小有资产。可许家决定去广东玩时,根本就没考虑表姑所在的广州,反而直接联系了远在东莞的表姨。说起来,表姨娘家跟许家交际也仅限于过年时,而且因为住在城里,日常往来更少。

    看来,自家跟这位舅爷爷家的关系也没她以为的紧密;后来不相往来大概也不仅仅是舅爷爷迁怒,有可能是联系的纽带断了,没有再往来的必要。

    许妈笑着说:“年前忙,你们做生意呢,怎么会不忙。我们跑去玩不是给你俩添乱嘛。刚好我表妹在东莞,孩子还不满周岁,她还没去上班。冬天跑去玩玩,还真不错,暖和的很。”

    于是后面的谈话内容基本围绕许家的东莞之行。许妈如愿以偿收获了众人对她身上那件浅蓝色羊绒毛衣的赞叹。

    许多忍俊不禁,她就想她妈一贯强调衣服要穿暖和了。大年初一室外还滴水成冰呢,舅爷爷家客厅里又没装空调,她妈干嘛将外套的拉链拉开了。

    许宁写完作业看到这本习题册,也颇感兴趣地凑头看了一眼,怕打扰他姐,转头看起了《哈利波特》。没错,是英文版,许婧帮他俩从市图书馆里借的。

    许宁一见倾心,居然借助那本中英文字典的帮助,已经看了快三分之一了,比前世今生加起来学了十年英语的许多进度还快。许多觉得这实在是太不科学了。她弟弟上辈子虽然上了名校,英语比她强,但还是脱离不了英语应用无能的范畴啊!

    果然是真爱的力量无穷吗?兴趣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老师?

    好想虎摸自己受伤的心灵啊!许多羡慕嫉妒恨地看了眼她弟弟,继续埋首抄习题。

    第二天吃完早饭去上学时,家里还一切正常。等到晚上回家,许宁看到小水坑边有个鸭蛋,捡了洗洗干净,直接放进厨房里橱柜下的咸蛋缸时,无意识地捞了一把,才发觉不对劲,里面一个咸鸭蛋也没有了。他沉下脸,顾不上洗手,直接打开平常放鸡蛋的框子的盖子,空空如也。

    外公家也养了鸡鸭,况且两位老人根本吃不了多少。

    许宁愤怒地将鸡蛋筐子往地下一掼,气得额头上青筋都鼓出来一块,连话也只重复一句:“我就知道会这样,我就知道会这样。”

    许多正端着拌好的饲料喂鸡鸭,闻声诧异地抬起头:“怎么了。”

    小少年的眼泪都盈满了眼眶,他拼命地瞪大眼睛不许自己哭,气愤地指着嗷嗷待哺的鸡鸭:“还喂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