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慈光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子碰到碗边的声音都未没发出一声,他似乎对那盘色彩缤纷的烧麦并不感兴趣,只专注于面前的甜糕,极有规律的一口甜糕一口粥,绝对不会连喝两口或是连吃两口糕点。

    热闹的大厅内充斥着推杯换盏、嬉笑谈论声,只有他俩这一桌静得可怕,看着他强迫症式的吃饭模式,苏青荷觉着甚是乏味,连带着自己的食欲也消了三分。

    段离筝也表示对她望着食物便眼神发亮,吃到嘴里后眉飞色舞的模样也有些理解不能,但莫名地觉着很有趣,送进口里的食物觉着比平时美味了三分。

    两人便在这沉默且异样的气氛中,第一次同桌用完了早食。

    吃完饭,搁下筷子的瞬间,苏青荷脑中闪过什么,当下一拍脑门,她终于想起来她忘记了什么事,她和殷守冯金元约好一起去醉仙楼吃饭来着。

    事情已过去了三天,苏青荷内疚了一会也就放下了,只能以后再找机会请他们吃饭赔罪了。

    随后,段离筝和容书一起去了玄汐阁处理些事务,苏青荷则去街上的店铺买了一床新被褥回来,把那沾了葵水的褥子卷成一卷,用绳子牢牢地捆起来,唤来小二,给了他点碎银,让他把褥子丢了或是烧掉。

    店小二心里纳闷苏青荷为啥要把好端端的被褥给丢了,忽而想起她刚病了几天才好,兴许是怕病气过人,于是乐颠颠地收了银子,直接拎起褥子到后院,丢在柴火堆上一把火烧成了渣。

    因这几日月事在身,苏青荷也不大乐意出门逛,只窝在客栈内,把欠段离筝的剩下两张图样画完,复又研究出了十二张新式的图样,每样描了两份,一份寄回了兖州荷宝斋,一份暂留着,等过几日按照约定再给段离筝。

    巧的是,昨日刚往荷宝斋寄出信,苏青荷今日便收到了荷宝斋的一封来信。信上是卢骞清瘦的笔迹,应是几日前就发出的,信上只写店内事务一切安好,自店面扩充后,流水近乎翻倍,点翠楼还是老样子在仿制他们的纹样,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且在信尾提到苏庭叶亦是安好,在课业上很是用功,常受夫子夸赞。

    收到这封信,苏青荷心里的大石才算彻底落地,只道她当初果真没有看走眼,卢骞是个可委以重托,有经商治事头脑的人才。而看到信中最后一句话时,心里真真正正滑过一道暖流,会心地勾起了唇角。

    苏青荷看完信,只闻屋外忽然传来的敲门声,苏青荷上前开门,只见门口站着得是一袭月白长衫的殷守。

    “来得挺早啊。”苏青荷打趣。

    前日,她抽空托小二去殷守的府里递了口信,说明那日是因身体不适以及她暂住在鸿来客栈,若他和冯金元哪日得空,直接来客栈找她便可。

    殷守正垂着眼像是在思索着什么,听见门被打开苏青荷的打趣声,嘴角刚噙上一抹笑,抬眼却瞧见她明显清瘦了的身形,眼里闪过担忧之色:“前些日子见你还是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了?”

    苏青荷明显不想解释这话题,含糊道:“没事了,你看我现在不挺好嘛,”复又往门外张望了几眼,只见只有他一人,于是疑惑道,“冯金元呢?”

    “他店里有事处理……”殷守亦是有些含糊道,随即转移了话题,望向苏青荷的目光有些殷切,“今日是十五,我碰巧欲去慈光寺为兄嫂的胎儿祈福,不如你陪我同去?”

    苏青荷没有察觉,笑着应了:“那好啊,我过两日便要回兖州了,以后也只怕没机会了。”

    “这么快就要回去?”殷守微感诧异,当下忍不住脱口道,“为何不多留几日?京城好些地方你还没逛过吧,像踏青必去的小燕山,贺兰湖,还有那四大名寺之首的慈光寺。”

    苏青荷被他说得动心,沉吟道:“我方才收到兖州管家的来信,信上说店铺一切安好,在京城多留几日也不是不可……”

    “那就缓些日子再回,我带你好好逛逛,才不枉来京都一回啊。”殷守唇角不自觉地勾起。

    二人一起出了客栈,殷府的马车就停在路边。二人坐上马车,有一搭无一搭地说着话。苏青荷才知殷守的大嫂即将临盆,而他大哥因公务在身,实是走不开,才托他来慈光寺进香祈福。

    慈光寺坐落在京都外城云霄山的半山腰处,二人坐着马车,不消半个时辰便到了。

    踏入寺门,入眼的便是一高约十丈、亭亭如盖的菩提树,五人环抱的枝干宛如托天而立的佛手,威严庄穆,独木成林。透过菩提叶间,可见悬山顶檐,庙宇巍峨,梵音飘渺。

    若有若无的线香味道萦绕鼻尖,心境顿时平静下来,苏青荷不由得放缓了脚步。

    这慈光寺共有九楼、十二阁、七十二殿,被誉为夏国第一古刹。接引僧人听说是为兄嫂的胎儿祈福,便直接领他们往大佛殿走去。

    大佛殿内供着一座高约五丈的释迦牟尼佛像,左右是迦叶和阿难尊者,整个大殿面阔五间,另供着文殊、普贤二菩萨,以及养人、观音菩萨。

    大殿内烟雾环绕,僧人的诵祷声似与低沉的钟声融为一体,平和而坚实有力,有种直达心房的力量。檀木佛龛下雕着莲花座,观音大士端坐其中,微阖双眼,仿佛真在聆听着香客们的烦恼和夙愿。

    此时的大殿内聚集着许多香客,大多衣容华贵的妇人和小姐,身后跟着小丫鬟。作为夏国第一寺,这儿的香火钱之昂贵也够得上第一寺的名头。

    殷守上完三炷香,默默地许下佑家人安康、福佑兄嫂子嗣的心愿,从蒲团上站起身,只见苏青荷还站在她身后,于是问道:“你不去拜拜菩萨?”

    苏青荷摇摇头,她向来不信这些。

    殷守没再多言,其实他也不怎信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神明,但事关家人,他不介意做着举手之劳,权当图个心安。

    这时一位素衣僧人走了过来,对他二人欠身说道:“两位施主中午不妨就在寺内用膳吧,寺内也备有给香客们休憩的住处,约莫申时,悟真大师会设台讲经。”

    “那就劳烦法师引我们去住处了。”殷守温声道。

    ***

    青石铺底,苍松夹道,一路的廊道院壁之上画满了各种菩萨像和经变图,殷守似乎对这些壁画很感兴趣,几乎走两步便停下来观摩一阵,满脸写着惊叹。

    引路的僧人颇有些得意地解说那些壁画:“左边那幅《达摩折芦渡江》是前朝翰林大学士薛平所画,这幅《帝释梵天图》是出自三王爷之手,那幅观经变是早些年请靖江侯家的大公子绘制雕琢出的…”

    苏青荷也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嗯,薛平是前朝的大才子,连当今的圣上都很喜欢他的墨宝,苏青荷略有耳闻。呃,三王爷是当今皇帝的弟弟,碍于其身份,达官贵人们都乐意去捧他的画。

    至于靖江侯家的大公子……苏青荷愣了愣,那不就是住在她对面那人么,竟还会琢浮雕壁画,怎么没看出来他还有这手……

    苏青荷定睛一瞧,绘的是《九品往生》,一朵盛开的莲花坐台上面坐有神态各异的僧人和善男信女,雕琢的手法很是细腻传神,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各色信徒的形象,或虔诚或向往或衰颓或奸恶。

    殷守口中叹息:“那靖江侯府的公子是很有才气,只可惜……应该是雕完这副壁画没多久的事吧?”

    引路僧人同样惋惜地点点头,随即转身继续往前走。

    走过两道山门后,引路僧人在一排阁楼处停了下来,示意她二人可靠北面的两间房内歇息,等到晌午会有专门的僧人来送斋菜过来。

    苏青荷二人正要向房间走去,忽然二人身后传来一个男声道:“殷兄。”

    苏青荷转身,发现是之前几人斗石,那个扮相儒雅、赌赢了寿山石的男子,好像叫什么秦珍?

    殷守亦是很意外,上前和他寒暄起来,听秦珍的意思,有几位他二人相熟的朋友在靠南面的房间里喝茶,邀叫殷守过去一起说会话。

    于是苏青荷没作停留,冲他二人轻点了点头,便转身朝北面房间走去。

    进屋后,环顾周围,苏青荷的第一感觉就是素雅干净。擦拭地一尘不染的三足香炉,熏着一把驱蚊虫的艾叶,坐踏上铺着编织的细蔑竹席,桃木四扇围屏后,有一张黄梨木雕罗汉床,床榻上的被褥也都是新换的,整洁干净。打开窗,屋后是一片绿意沁人、沙沙作响的竹林。

    案几上摆放着两本经书,苏青荷随意翻看了下,只觉犹如在看天书,不但晦涩难懂,且读起来古怪拗口。不为难自己,看了两眼便放下了。

    僧人送来了膳食,一碟清炒茭白,一碟拌苋菜,一碟豆面饽饽,配有薏仁米粥,以及一小碟蜜饯红果。

    出家人不喜铺张浪费,这膳食且都按人头算,菜品也十分精简。虽然菜色味道还不错,但无肉不欢的苏青荷只觉吃了个半饱。

    此时距离大师开坛讲经还有大半个时辰,总不能在这干坐着,苏青荷想了想,便起身推门,捡了条栽满红枫的小径闲逛起来。

    没走多久,透过层叠的红枫林,苏青荷隐隐听见前方传来一对男女的说话声。那男子声音清朗温润,那女子的声音婉转娇媚,苏青荷只觉这二人的声音都异常熟悉。

    又向前走了数步,拐过几棵枝叶繁茂的红枫,苏青荷便瞟见了那二人的身影,她当即便认了出来。那女子是数日前才见过的云映岚,而那男子竟是韩修白。

    他何时竟来了京都?苏青荷心下纳罕,纠结了片刻,正准备转身离开时,听到二人接下来的对话,不由得顿下了脚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