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御驾出行,必然是劳师动众,小半个宫廷卫队倾巢而出,禁军更是严阵以待。

    六尚局将一切准备停当,只待第二日出发。董太后也把一切都交代妥当,留了杨嬷嬷在宫中照看荆王,只带巧慧和其他几个宫娥前往。

    董太后仍是放心不下荆王,百般叮嘱,杨嬷嬷只差立下军令状,保证道:“荆王殿下也是我从小带大的,太后只管放心去。”

    董太后身体痊愈后,立刻便去漪兰殿探望了荆王,眼见孙儿比一年前又瘦弱了许多,怎能不心疼,只是此时纵然心疼,也莫可奈何,只得吩咐了太医好生调养,又送了无数补品和补药过去。

    杨嬷嬷怕她太过忧心,于旅途无益,便以别言岔开话题,“若此行有合适的机会,太后或许就能在皇上面前提一提宝庆公主的亲事了。”

    董太后最疼的就是一双孙儿孙女,听了这话便点头道:“我也想到了这事。阿媞先前许配给了武安侯世子,之后世子早亡,现下也有三年了,纵是别人家中已经嫁为人妇的寡妇,守孝三年都可再嫁,更何况阿媞?皇帝相对武安侯示好,也不该将阿媞的一生都搭进去。”

    武安侯在先帝晚年时因战功封侯,两个年长的儿子十来岁就跟随父亲上战场,都折损在几次战役里,嫡出的唯剩一个幼子,请封为世子,因在睿王之乱时护卫皇帝有功,故而皇帝即位后,怜悯他忠义,便将嫡长女宝庆公主许配给武安侯世子,但几年前世子在校场坠马身亡,嫡出三子尽皆未满二十而夭,便只剩个襁褓中的庶子,皇帝为示怜悯,格外破例封武安侯庶子为世子,不使武安侯后继无人,又特地命宝庆公主为亡夫戴孝,公主是君,武安侯世子是臣,自古来,从未有过未出阁的公主为臣子戴孝的先例,故而此事可见皇帝当年对武安侯是何等的隆宠。

    杨嬷嬷蹙眉道:“小的隐隐听见信,皇上近来很有些冷待武安侯,不如先前那般宠信,而且此次对北狄之战,武安侯先头急功冒进吃了败仗,却隐瞒军情,险些酿成大祸,后来是他手下一个年轻将军从敌营带回了狄人的布阵图,这才反败为胜。消息传来,朝中都说武安侯已然年老昏聩,不堪大任了。”

    董太后微惊:“果真么?”

    杨嬷嬷点头,低声道:“是垂拱殿里的小内监悄悄告诉了小梁子,他转告的我。就是前两日的事。”

    董太后了然:“这几日就要起身前往皇陵祭奠了,自然是能有得胜的消息最好,如此方能告慰卫家先祖,皇帝脸面才有光。如此险胜,乃是兵家大忌。皇帝此时揪着这事来罚武安侯,倒也师出有名。只是皇帝素来便不是心血来潮之人,每一步都是深思熟虑,断然不会因一时之怒而如此惩罚一个重臣,只怕这是素日里嫌隙累积所成的后果。”

    杨嬷嬷虽跟了董太后多年,到底朝政上所知不多,便不敢轻易置喙。

    董太后将手交握放在膝头,沉思许久,方才叹道:“如此看来,皇帝是想动武安侯了。”

    杨嬷嬷向来十分信服董太后,所以并不怀疑这话的真实性,只是忧心宝庆公主,便焦急道:“若如此,公主可要如何自处?”

    董太后道:“阿媞反会得好处,若武安侯倒了,阿媞身为公主,自然不该再为一个罪臣之后守着。我催促皇帝给她另择驸马便更容易。我只是担心,武安侯是两朝元老,在军中故旧无数,他若倒了,恐怕朝堂上又是一番动荡。”如此说来,皇帝选在离京之前发作武安侯,只怕有更深的用意。

    果然如董太后的猜测,在离京前一日,皇帝在朝上重重训斥了武安侯,说他尸位素餐,有负先皇重任,实乃不忠不义之臣,直把这臣子训得脸色煞白惊惶,满头冷汗,几乎跪在地上爬不起来。最后皇帝见他如此,似有了些恻隐之心,便让他自行回府,为先帝

    无论前朝有何风波,皇帝和太后一行仍是按定好的时辰离开了玉京。

    京郊皇陵距离玉京城只有一百余里,寻常百姓脚程快的一日便能到达,但御驾人多,且各项规矩繁杂,行进缓慢,足足要走上两天,然后斋戒沐浴三日,便是先帝的忌辰,要做七天法事,再停顿两三日方才回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