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百七十八 大战来临(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百七十八、大战来临(1)

    黄佳俊本来的打算是在缅北还呆上一段时间的,但是现在接到了军委会的急电要求他马上返回国内。黄佳俊也非常的明白这个时侯叫自己回去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历史上那个最高当局搞出来的“冬季攻势作战”,其实在黄佳俊的参与之下这次冬季攻势作战已经改的面目全非。首先改变了急匆匆一拥而上的作战方式,而改以有重点有针对性的以锻炼部队为主的方针,以三到四个军的兵力连续出击,轮番上阵攻其一点。比如在桂南会战之中就是如此。这样的做法避免了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主力部队再次遭到过大损失,也注意了各支部队之中的配合,使这个会战的架势看起来虽说是小了不少,但是实际的效果却大了很多。

    由于中*队的这种作为再加上在武汉地区的冈村宁次的第11军在南昌会战中受到了超出想象的损失,一时半会也无法恢复所以历史上的第一次长沙会战并没有如历史上那样在1939年爆发。再加上日苏在诺门坎地区的冲突比历史上的规模大上了很多,关键是打成了焦着状态(能不那样吗?黄佳俊可是把朱可夫的反攻计划轻轻的透露给了关东军,关东军将计就计用从各地调来的空军给了苏联人狠狠的一击。当然苏联人强大的装甲力量也不是日本人能够顶得住了,双方差点就在那里打出了真火!如果不是欧战爆发让双方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的话,嘿嘿!)在这次冲突中作为皇军之花的关东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伤亡和被俘了61000人,损失了660架飞机,被迫向苏联求和。但是苏军方面也不好受,有超过四万人的损失,装甲部队和空军由于受到日军伏击也是损失惨重,所以虽然苏联与日本根据达成的停战协定结束了诺门坎战役,但是双方在边界线上还是囤积重兵,并没有完全如历史上那样就轻轻松松的签订了《日苏停战协定》。这为中国方面的整军备战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更为关键的是苏联为了要让中国方面牵制日军加大了对中国的援助。当然,在中国的要求下这些援助以工厂设备为主,而不是如以往那样的只是一些消耗品。

    就是由于日苏双方的大打出手让日军对中国境内的军队的补给受到了一定的阻挡,所以作为最大的战略集团11军没法对当面的中*队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这也让第九战区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来加强战备,要知道第九战区毫无疑问就是针对武汉日军的一支战略威慑力量,随时可以威胁武汉及其长江一线。

    总述这次冬季作战对中国方面来说是得大于失:1939年11月中旬,军委会向各战区下达作战任务:“一、第一战区:攻击开封、博爱,牵制敌人。 二、第二战区:应首先切实截断正太、同蒲两铁路之交通,并肃清晋南三角地带之敌。三、第三战区:以主力约十一个师,截断长江交通,分向湖口、马当、东流、贵池、大通、铜陵、荻港间,伺隙进攻,一举突进江岸,占领坚固阵地;并以轻重火力及敷设水雷,封锁长江。四、第四战区:应以一部相机攻略潮、汕,主力扫荡广九路及南宁之敌。五、第五战区:扫荡平汉线南段信阳、武汉间之敌,进取汉口;并向汉宜公路之敌攻击,截断襄花、汉宜两公路之交通。六、第八战区:应以一部协同第二战区作战,主力攻击归绥附近之敌。七、第九战区:向粤汉北段正面之敌攻击,重点指向蒲圻、咸宁一带,并向武昌挺进;同时攻击南昌及南浔铁路,进击瑞昌、九江之敌。八、第十战区:仍任原河防;并依晋南三角地带攻击之进展,准备以一部渡河扩张战果。九、鲁苏战区:应以广正面由东西两面向泰安、临城间及铜山、滁县间攻击,以策应沿江之作战。十、冀察战区:应以主力切断保定、邢台间及石家庄附近敌之交通;一部切断沧县、德县附近敌之交通,以策应山西方面之作战”。各战区遵令分别向当面之敌发动攻击。

    第一战区:曾攻入开封、沁阳、商邱等地,歼敌颇多。由于该战区“奉命唯谨,永往迈进”,受到了军委会的嘉奖。

    第二战区:曾克复闻喜、绛县、夏县、翼县、黎城、涉县、潞城等地。因日军提前发动进攻,打乱了该战区的作战计划,故战果较小。

    第三战区:曾攻入南昌、杭州、富阳、余杭等城市,并曾短期切断长江水运。日军也承认:因为“准备工作尚未完成”,由于受到国民党军队的突然袭击,致使“扬子江航路在大通前面一时被切断”。当时,“战场上硝烟弥漫,杀声震天,枪炮轰鸣,数里外可闻”。但该战区只同日军激战三昼夜即被迫退回原防区,“至其任务未成”,受到军委会的严责,第五十军军长郭勋祺被撤职。

    第四战区:曾攻克翁源、英德、从化等地,并配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南行营夺占昆仑关,歼灭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五千余人,击毙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但该战区“丧师折兵,遗弃仓库辎重,损失至巨”,受到军委会的批评。

    第五战区:该战区攻势凌厉,曾攻占王家岭、汪家河等坚固据点,日军伤亡惨重。日军记载道:“一直到十二月下旬,敌人对信阳、应山的进攻从未停止”,防守信阳、应山的第三师团及防守襄河河畔的第十三师团在整个冬季攻势中“受到敌军顽强、频繁反复进攻”,日军损失兵员、武器甚巨。

    第八战区:该战区之傅作义部曾攻入包头,并克复五原、临河等地,共歼灭日军四千六一百余人,击毙日军水川伊夫中将(为国民党军队所击毙的第一名日军中将)及两名大佐,日军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受到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

    第九战区:曾攻克崇阳、靖安等地,并给予当面之敌——日军第十一军以沉重的打击。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回忆道:该军在冬季攻势中作战“非常辛苦”,守卫崇阳、通城的第六师团自始至终都受到国民党军队的“顽强、频繁反复进攻”。

    第十战区、冀察战区、鲁苏战区均无较大动作。

    战役得失

    冬季攻势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民党军队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性的战役。这次战役对今后的战争双方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方面:首先,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冬季攻势历时三个多月,国民党军队直接参战兵力达五十五万余人,出击一千零五十次,与敌作战一千三百四十次,歼灭日军两万多人(其中击毙日军中将一名、少将一名、大佐两名),俘敌四百余人,击沉、击伤敌运输舰船九艘,缴获各种火炮十一门,步枪两千七一百多枝。日军自己也承认:这次作战“付出的牺牲是过去作战不曾有过的”。

    其次,显示了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抗战以来连续败北的国民党军队,经过简化指挥机构、整训补充,其战斗力已基本恢复;同时,一改过去死守阵地、被动挨打的作法,增强了进攻意识。此次冬季攻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共抽调了约七十一个师的强大兵力,向日军发动了全面攻击,确是大出日军的预料。日军在作战役总结时也认为:这次冬季攻势的规模及国民党军队的战斗意志“远远超过我方的预想,尤其是第三、五、九战区的反攻极为激烈”,“敌人的进攻意志极为顽强”,“经过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