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百三十一 计划成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百三十一、计划成功

    随着最高当局的一句话,那么关于将来的一些事情就定了下来:要求留在莫斯科的中*事代表团团长杨杰将军向斯大林提出更为庞大的物资采购清单,重点放在工厂设备上;军政部负责调集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放到中越边境先期进行热带雨林山地作战训练;政治部负责从全国各地抽调从东南亚回国参战的华侨华人,集中到重庆进行政治军事技能培训,特别是游击作战的训练,一旦成熟就派回东南亚各地,利用自己的家族或是华人社团做一些先期准备;军统则负责派出特工收集东南亚各国的政治军事情报,并发展组织。

    黄佳俊知道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将来在遇到危机的时候,中国的应变能力和反应的速度无疑大大的提高。要知道这一点可是要用成千上万的鲜血和生命来作为代价的。

    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四十八集团军就被定为这样的一个战略集团。黄佳俊也给钱三河,张传志等人发去了电报,要求务必加强山地作战的训练,特别是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的生存训练,当然同时也发去了黄佳俊回忆出来的训练大纲。不但如此,还给美国的司徒老发去电报,要求他在美国聘请一些从海军陆战队里退役的军官或者是士官,越多越好。

    四十八集团军上上下下又动了起来,要知道四十八集团军里的高级军官们现在也明白自己的钧座不过是,暂时性的挂了起来,他们在看到黄佳俊发回的命令就把心完全的放了下去。一门心思的加强军队的训练,他们每个人都明白说不定自己的钧座什么时候就回来了。那时就将是建立功勋的时候,如果因为自己的训练不到位,而被淘汰出局的话,哭都没有地方哭去。

    更何况现在还有一支以天下第一强军著称的200师在身边看着,怎么的也不能自己丢了面子。

    当然,黄佳俊把自己的命令下达后,也就不再管这些了。实在也是忙的不得了,最高当局给他从侍从室里抽调了一大群的高参,帮助他完善一系列的计划。北方的事情也正在加紧的进行之中,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消息是日苏双方在诺门坎的战斗已经是一触即发。

    而就在六月三十日晚,在重庆的各国驻华武官以及各个国家的军事观察团成员都接到了一封请帖:中华民*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邀请各位参加一个在总参举行的一个战术研讨会。互相探讨一下日苏之间的冲突战术性战役研究,为全面了解日军的战斗能力以及中国方面能从中得到那些经验教训。

    这还是中国方面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据说还将有正在被闲置在重庆的抗战名将黄佳俊亲自参加。对于这个最年轻的集团军司令官,从参战以来还从未有过败绩的将军,无疑对这些职业军人具有极强的影响里。每一个人都想听听他到底有什么独到的地方。所以在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一辆辆汽车载着这些穿着军礼服的军官们赶到了白寺驿总参所在的礼堂。

    这些军官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用着各国语言在热烈的交谈,当然,焦点就是日苏之间的冲突。参加聚会的有英国、美国、苏联等国家的军官。

    主持这次聚会的是中国的一名海军中将,这是从英国留学回国的老派军人,对军容军纪要求十分严格。

    他穿着全套的军礼服带着中方参会人员走进会场,“先生们,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探讨一些我们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问题。”

    所有的人都停止了交谈,看着这个举止庄重的老军人。

    “今天的世界正在陷入恐怖的战争威胁之中。日本军国分子在挑起了中日战争的同时,现在更是显露出更大的野心。正在中苏边境挑起一场更大的冒险。我们这些热爱和平的人们对这一切忧心忡忡。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敌人,才有了今天的这个聚会。”老将军的一头白发看起来是那么的有性格。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方出席这次聚会的人员。”

    “黄佳俊中将”

    所有的人都看向正站在前面,向大家行着军礼的年轻中将。

    有的人甚至羡慕的赞叹出声:“实在是太年轻了!看来战争真是军人的舞台啊!”

    “这次有黄将军主讲:关于日苏双方的战术探讨!”

    黄佳俊走到挂有地图的墙壁前,墙上的布被拉开,人们发现上面正是日苏双方的形势图。黄佳俊向大家点点头,用熟练的英语说道:“各位尊敬的先生们,我们非常关注这一场发生在遥远北方的冲突。他将决定今后日军的动向,也就是说他将直接影响中国的抗战大局,又或者是亚洲的整个地缘政治的大事件。所以,我们非常的关注。”

    在场的苏联军官看到中国居然有这么详细的关于双方的情报,顿时,脸色就不好看了。一个上校大声的提问:“请问黄将军,中国方面为什么这么关注这一场冲突?还有中方是从什么渠道得到这么详细的情报的?”

    黄佳俊微微一笑:“这位先生,我刚才就说了,这一场冲突对我们中国抗战的影响极其大,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向。那么,您说我们能不对他重视吗?再说了,我是一名职业军人,对所有的战役毫无疑问都会加以关注,以期能从中找到可供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先生们,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黄佳俊的这番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特别是英美法等国的军官们更是热烈的鼓起了掌。

    “那么,黄将军你对这场冲突的结局有何看法?”一个英*官高傲的说,“请你以一个从中国的北方跟日本军队战斗到南方的军官的眼光,做出一个职业水准的判断。”

    黄佳俊看了看这个英*官,对他话中隐含的意思,自动的加以过滤,不动声色的笑道:“先生们,我对日军的了解是足够的,但是对苏联红军部队的了解却是一无所知。不过,我可以从我个人的角度谈谈看法。”

    “去年的张鼓峰之战日军仅7000人参战伤亡仅1500人也并无飞机战车参战,红军则参战30000多人伤亡了4000多人并被击毁坦克120辆,其中96辆彻底报废。”这些情报在日本的报纸上曾经大肆的宣扬,所以说不上秘密。不过,黄佳俊的话让所有的苏联军官的脸色都不是那么好看。

    “不过,正是这一战,让日军进一步低估了红军的战斗力,日军认为,第19师团就那么点兵力出战,而且没有航空部队以及战车部队支援,红军都没办法靠武力夺回张鼓峰,完全是依靠兵力以及火力优势外加第19师团专守防御才没被打个落花流水,如果在一个可以展开大范围机动作战的区域,加上一些航空支持,那么日军将轻松的击败红军。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日军还认为,在放开手打的情况下,日军1个师团对付红军1个军绰绰有余。更有一些日军军官狂热的认为,只要日军进攻红军就必败,即使日军1个师团对付红军1个集团军,只要准备充分,策划周密,同样能够迅速取胜。这样,日军就犯了兵家大忌,所谓的骄兵必败!所以,我不看好日军能取得胜利!五月发生的第一次冲突中日军被红军击溃,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据。如果,今后的冲突冲突中,日军不改变自己的战略战术,那么失败的命运是一定的。”

    这次聚会是成功的,大家热烈的讨论了各种情形的变化及其影响。

    而在前线,双方已经是摩拳擦掌,就等着厮杀了。

    7月1日,日军23师团主力抵达哈拉哈河下游东岸阵地,待命。日军的地面进攻定在7月2日,计划是安岗支队(日军第1坦克师团及步兵部队约2500人,有坦克装甲车辆93辆)攻击哈拉哈河东岸苏军。小林支队(日军第23师团主力及第7师团一部,有火炮38门,约8000人)渡过哈拉哈河攻击西岸苏军。采取步兵迂回包抄,坦克师团正面强攻,最后协同围歼苏蒙军的战术。加上后续部队日军一共集结了约38000人,而苏蒙军队大概有1...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