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虫族的核心网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平心里是这样计算的:反正自己有足够的矽水晶,所有族群回收后也会有不少能量,而且自己正好可以趁机彻底改变一下虫族,整理一下整个虫族的基因。

    就像硬盘用的多了会产生碎片一样,很多虫子在基因修改的多了以后,会多出很多无用的基因碎片,像硬盘的碎片一样,这些基因碎片会延长李平孵化它们的时间,浪费资源在这些基因碎片上,甚至影响到虫子的正常活动也是有可能的。

    虫后也被纷繁复杂的基因所拖累,生产孢子的速度越来越慢。虽然理论上虫后可以生产各种族群的孢子,但是现在李平基本都是让虫后分工,每只虫后只生产一种孢子。

    而且,现在有很多族群其实都可以升级了,只是出于资源和能量考虑,他没有这么做,不过,现在正好是一个机会,于是李平开始准备一场声势浩大的虫族大整改运动。

    顺便也可以把虫族各个族群的基因整合一下,在加上建筑,搞一个清晰的族群表,让李平自己管理的轻松一点,最好就是搞成像星际里虫族那样,这样李平就更熟了。

    不过事实上,虽然不可能改的像星际一样,但是借鉴一下还是可以的。比如说工虫。

    现在,李平那十只试验用的工蜂,也就是游戏里的模样的工虫,经过差不多两年的时间的适应和生活,身体产生了不小的变化,给了李平不少的惊喜。

    之后李平最直接的一个工作就是设计新的工蜂。原本的工蜂在行动能力上已经超过了李平自己的蚂蚁型工虫,环境适应力上更是远远的超过了,工蜂可是不管平地还是山谷,沼泽,甚至水里都可以来去自如的。

    它还是长着蹼的,身体下面也进化出了很多细小的短腿,再加上身体两侧长而有力的节肢,在菌毯上的速度更是快如闪电,总之其行动能力是绝对没有问题了。

    在负重能力上,工蜂也把工虫远远的抛在了身后。得益于其偏平的身材和巨大的接地面积,完全可以背负起三到四吨的重物,如果是工虫的话,它的脚早就陷进地面了。

    然后把蚂蚁型工虫的无敌口器和能量敏感性添加到工蜂上,加上两只力量巨大的螯肢和坚硬的甲壳,变色能力,强腐蚀酸液,一种便宜实惠的农民就诞生了。

    李平还给工蜂加入了增殖的能力,也就是说,它可以变成虫族的建筑了,不用再像以前一样,要有女皇或李平亲自孵化,只要在需要的时候,通过虫族的精神网络传输给它需要孵化的建筑的基因,它就可以在菌毯上增殖,直到产生建筑。

    还不止这些,李平通过对那些试验工蜂的研究,发现了限制虫族繁殖速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基因的复制速度过慢。

    李平之前是让虫后直接生产孢子,也就是类似受精卵的细胞,然后再由护理虫搬运到菌毯上孵化。可是菌毯对于加快孢子初期基因复制的速度却没有多少办法,而基因复制这个过程,占了孵化总时间的一半左右。

    但现在改了,李平让虫后直接产卵了。

    李平这时突然就想到了游戏里的幼虫,难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出现幼虫,而不是直接由孢子孵化而来?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会有那么快的孵化速度?

    和露易丝讨论之后,李平觉得这个原因是很有可能的。但是李平目前并不打算用那种方式,目前自己的虫族单个的族群能力不足,需要数量优势,也因为能力不足,自己目前的孵化方式还不太浪费时间。

    在利用试验工蜂身上的一种蛋白质,改造了虫后,虫后直接产卵的速度也不比生产孢子的慢了。但是这样一来,虫后就需要更加频繁的补充物质和能量了。

    于是乎,李平又想到了繁殖塔,直接连接着菌毯,又有着巨量物质和能量的储存,如果让繁殖塔直接产生虫卵的话,就可以没有限制的产生虫卵。

    要不把孵化池改造成繁殖塔?可是集中物质和能量的话,万一繁殖塔被摧毁,自己的虫族会受到严重影响。或者还是保持目前的繁殖方式比较好?这个让李平感到有点难办。

    不过李平准备先不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他要先把虫族的精神力核心网络设计完成了再说。

    李平首先设计了各种规格不同的生物脑的基因,用于添加到各种不同族群的基因里,从而让它们能够在孵化的时候可以自行产生生物脑。

    不过,在确定实施之前,李平又仔细想了想,以防飞螳那次的情况再度发生。而这一想,还真给李平想出来一个问题,那就是神经电脉冲。

    目前地球发现的生物的神经系统几乎都是利用了电流来传递信息,这种方法虽然经过了亿万年生物的进化变得十分成熟和稳定,但电流的特点注定了李平的虫族不可能一直沿用这种神经系统。

    电流可以被磁场和其他电流的电场所影响。这就在本质上给了这种神经系统一个弱点。也许这对于普通生物没有什么坏处,但是对于李平的虫族来说,却可能导致虫族全军覆没。

    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是李平却不会忽视这个方面。这是李平在科学家生涯里留下来到好习惯之一,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地方。因为,很有可能就是一个细微的地方,就是你整个研究成败的关键,这是李平亲身体验过的教训。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