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五章 登鹿门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寻一宅院,次日再拜山。可是,这是人家的隐居之所,山下哪有人家居住?找不着,只好扎营。先叫人送上拜帖。来日拜山。

    晚间,袁术睡不着,三国时代荆襄名人中有三位最出名,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司马徽是颍川人氏,现在在哪里还不知道,回头去颍川找找再说。黄承彦不在家,回头等到银狐有了消息再说。不过三人都不是全能,各有所长。记得曾经在网上看过资料,司马徽擅长相人和兵法;庞德擅长阵法和法家思想;黄承彦倒是对道家和墨家思想颇有研究的。因此对待庞德公,最好有一门能拿得出来的手艺,袁术冥思苦想,花费大半夜的时间,采取双八卦交错推演的方式,在四更时分,将上辈子在《三十六计》中看到的“六十四卦方圆图”拼了出来。六十四卦阵法按最简单的完整布法,都要画四五千个小点,没有一张很大的纸是做不出来了。袁术还在刚穿越过来时,就有过这样的准备,所以,琳儿一直有心地携带几张没有裁剪的纸张。

    天明时分,袁术留下雪狼守住营地,自己一行十余人,除却衣甲,换上长衫等儒装,登上鹿门山,按照银狐画出的地图,往庞德公的居所而去。

    大半日的登山,袁术有些疲乏。不过他还算好的,一旁郭嘉叫苦连天,琳儿也是气喘吁吁,戏志才倒是好点,融儿跟没事人一样,就是啊,毕竟是大山里出来的人,这鹿门山跟人家那山寨比,那是小巫见大巫啊。五虎等就更不用说了。

    休息片刻再登山,过了午时后,终于看到一个山明水秀的小庄园。终于到了,袁术长舒一口气,回头看看山下,好一片秀丽的风景,尽管是隆冬时节,可从庄园的布局来看,依旧能够将所有襄阳美景尽收眼底。袁术诗兴大发,可是脑子里却想不出什么诗词来。因为记忆有限。

    这时,袁术看到,庭院中三人对酒自酌自饮,一名老者,须发皆白。两名年纪稍长,三四十岁上下。不时传来一阵欢愉的笑声。走近山门,袁术轻叩,内里童子开门,得知是日前送来拜帖的袁术等人,连忙将袁术等人迎进山门,袁术留下五虎和史阿典韦在外等候,自己六人一起进入庭院,这时,院中一位长者出迎,袁术连忙施礼:

    “晚辈袁术,拜见庞先生。”袁术折节的本性又“显露”出来,不拿功名侯爵显摆,这样能显得为人谦逊,再说,人家隐士,拿侯爵名讳,能吓唬谁啊?

    “山野草民,何劳将军大人。快请进。”庞德公微微欠身,虚还一礼。做请的手势,请袁术进门。

    “先生先请。”袁术再还礼,两人同进山门。

    “见过两位先生。晚辈有礼了。”见到两人,袁术行礼,毕竟人家是老者。行礼瞬间,袁术留意两人,一人须发皆白,却筋骨硬朗,一人身材矫健,手中持一小鸟样的玩意儿。

    “山野草民,毋须多礼。”说着,中年人将手中玩意放下,虚扶袁术。

    “好,好,好。”一旁老者抚掌高呼。不用再想了,眼下两人必是司马徽和黄承彦二人,于是,袁术再施礼道:

    “如果晚辈猜得不错的话,两位应该是司马德操先生和黄承彦先生吧。”

    “公子大才,那老家伙正是司马德操。刚才厐公送其名号,水镜先生。不过草民不是黄承彦,那家伙,成天就喜欢跟木头打交道。好歹也是一个做学问的人,怎么这么喜欢这奇淫技巧?这才坐下没一盏茶时间,又开溜了……”

    “晚辈见过水镜先生。敢问先生如何称呼?”袁术暴汗,这家伙手里拿着一只木鸟,让谁看都会认为是黄承彦嘛。

    “草民南阳宋忠也。见过平虏将军。将军名号享誉荆襄大地。草民仰慕已久也。”

    宋忠?袁术搜索记忆,好像三国时候只有刘琮在投降曹操时,叫一个宋忠的去给曹操献过降书,后来半路为关羽所获,刘大耳朵才知道刘琮投降的消息。难道就是这人?不过能与庞德公司马徽为友,应该学术上还是有些成绩的。

    “晚辈见过宋先生。”旁边少年上前行礼道:

    “晚辈蒋琬。表弟潘睿在先生门下拜读。常听表弟说起先生高雅,今日有幸得见先生。”

    啊……你就是蒋琬啊……袁术大惊,于是琢磨开怎么留蒋琬了……

    人都见过了,黄承彦也在,只是目前缺席而已。不过,不用在跑沔南去了。

    “晚辈袁术,今路过襄阳,得良友蒋琬,欲一同拜访荆襄学者。还请赐教。”说着,袁术对堂中主人一同行礼道。

    “据草民所知,将军于南阳也建一书院,奈何造访山野……”宋忠质疑道。

    “天下学问,当积天下之大成。区区一南阳书院,能学得多少知识。恩师不过儒学泰斗,然诸子百家学问何其渊博耶?”

    “那敢问南阳学子皆治经何典何章?”庞德公笑问道。

    “天下学问当随机应变。寻常士子寻章摘句,算得上什么学问。天道轮回,天下万物,世间各人,皆由自己的道理及生存之道。人之寿命有限,以数十年寿命,如何能学尽天下学问?若尽寻章摘句,又如何能治经著典以传世后人耶?”

    一旁郭嘉狂言出口道,要是只闻其声,还真看不出这是一个小屁孩呢。

    狂晕倒,不吹牛会死人啊?这大话说出来,不怕闪了舌头啊。老子自己都不敢这么吹呢…

    郭嘉的狂言非但没有让众人反感,反而激起大家的兴致:

    “那你如何做学问的?谁教授你学问呢?”司马徽饶有兴趣的逗他,

    “小子老先生同乡,颍川郭嘉也。常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小子愚钝,先跟随师兄,师从蔡老先生,现下里学的却不是先生的书卷。”郭嘉也会谦虚?今天太阳从哪蹦出来的?!

    “哦,小老乡。蔡伯喈曾在鸿都教授。家中藏书可敌鸿都一半,你不读蔡大家的书卷,还学谁的?难道还有谁能比蔡先生更多?”

    “吾家中也有儒学典籍数卷,多年前已是烂熟于胸。后来得师兄助力,在书院中学习《六韬》《三略》,现正读师兄的《三十五计》兵法。”郭嘉如数家珍一般。

    晕,越说越不像话,这样说下去,叫我如何收场啊……

    “噢,可否借予老朽一观耶?”司马徽见谁都说好,听到啥事都说好,可真的要让他感兴趣,他才不会光说好,听说袁术能著书,听这说话好像比六韬三略等有过之而无不及,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竟然向郭嘉讨要书籍了……

    “额,这……”郭嘉看了一眼袁术,袁术回以默许的眼神。

    这是学术交流,没什么藏私不藏私的。再说区区一本书,怎比得留下蒋琬强啊,只要让蒋琬觉得自己的南阳书院比这里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有机会留下蒋琬,谁不想学最高的学问啊?自己上辈子不就是想削尖脑壳进名校么?^_^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